4月21日,中国民用机场协会、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、中国民航报社联合发布2024年度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结果,机场集团所辖广州白云国际机场(以下简称“白云机场”)、揭阳潮汕国际机场(以下简称“揭阳潮汕机场”)、湛江吴川国际机场(以下简称“湛江机场”)、惠州平潭机场(以下简称“惠州机场”)4家参评机场均获评“服务质量优秀机场”,这也是机场集团连续四年获得优秀服务奖项“大满贯”。
近年来,机场集团以升级机场品质、品位、品牌为主线,以丰富“交通+体验”服务产品供给为核心,通过全链条服务创新和精细化服务管理,切实推动机场服务品质向更高效、更舒适、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,持续打造现代化航空美好出行新体验。
聚焦客户需求 构筑美好出行体验
机场集团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,持续深化出行时间缩减工程,打造便捷畅行机场,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、多样化服务。
白云机场全力攻坚跨航司签转全场景服务课题,成为民航局航空快线跨航司旅客自愿签转试点机场,自主研发“畅行”行李全流程保障小程序,最终实现南航系、东航系、国航系全场景下“一站式”跨航司签转服务,保障旅客“随到随飞”。揭阳潮汕机场推出跨航司行李直挂服务以及免费餐饮、住宿及交通等增值服务,开通“潮汕—上海”快线。湛江、惠州机场开通内地多个城市跨航司中转业务,中转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。
各机场优化陆侧交通设计及管理,推动“民航+”多式联运融合发展,出行时间缩减工程持续深化。白云机场完善30余个城市航站楼功能布局,启用广州南站、广州白云站空铁中转服务点,将“移动城市候机楼”开进广交会、中山车展及高校。揭阳潮汕机场推出空铁联运产品,打造“飞机+高铁”无缝换乘体验。白云、湛江、梅州及惠州机场均配置充电设施,满足新能源车补能需求。
机场集团持续升级“爱心”服务,推进民生实事走深走实。各机场推出“六通手环”特色服务、长者无忧、“乡音行”等多类服务产品;开通首乘旅客预约、制作首乘服务指南、设立首乘服务大使,为首乘旅客提供“一站式”专属地面服务保障。白云机场还推出首乘旅客乘机全流程陪同引领服务及家门接驳、机场接站等城航延伸服务,让更多珠三角潜在旅客选择民航出行。
锚定顺畅运行 落实航班“应飞尽飞”
机场集团始终将航班准点作为美好航空出行的核心,充分激发协同运行机制效能,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上落实航班“应飞尽飞”的要求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顺畅出行,构筑稳定向好的运行生态。
机场集团以压缩截载时间为攻坚突破口,深度挖潜各机场运行潜能,获得亮眼佳绩。白云机场成为全国首家所有国际、港澳台出发航班截载时间压减至60分钟以内的机场,始发南航快线截载时间全面调整至30分钟;湛江机场始发乌航航班截载时间压减至25分钟;揭阳、梅州、韶关机场航班截载时间实现“三连减”,分别从45、30、45分钟压减至30、18、20分钟,为旅客从容出行预留更多时间裕度。
机场集团聚焦运行效率提升,建立“顶层调度+现场破题”双轮驱动机制,重点围绕靠桥率、放行正常率、执行率等关键指标开展专项提升行动。在此努力下,全集团航班放行正常性保持在稳定正常区间。白云机场完善特殊条件下空地协同放行机制,雷雨季运行过程中未发生大面积取消航班情况,关舱门等待2小时以上航班占比同比减少37.85%;航班有效靠桥率超82.2%,其中保障C919靠桥率达100%。
着力“三品”提升 焕新生态人文环境
近年来,机场集团围绕“品质、品位、品牌”提升主线,升级机场生态及人文环境,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,打造具有国际范、中国风、岭南味、时代感的广东机场。各机场深化人文机场建设,积极发挥枢纽门户和城市客厅的载体作用和传播优势,立体展现地域文化魅力。
白云机场打造“三品”提升十大示范项目,借助多巴胺值机岛、彩虹廊桥建设及安检示范区改造不断美化机场视觉形象。除此之外,还与广州市文旅局开展战略合作,深入推动“航旅融合”,开发文化美食游及广府文化游线路,“机场一日游”成为“民航文化科普教育品牌”,广州长隆明星动物家族“空降”航站楼开启欢乐巡游,为旅客营造美好出行新体验。
揭阳潮汕机场以“打造潮文化精致机场”为定位,将木雕、潮绣、古筑等潮汕非遗项目引入航站楼,举办英歌舞、潮剧及醒狮等包含潮汕地区文化特色的非遗活动,使往来旅客充分领略独特的文化韵味。湛江机场依托海滨城市生态定位和海洋文化特色,将“花影、椰风、海韵”等元素融入机场环境装饰之中。惠州机场以惠州“江山湖海”为底色,融入惠州人文历史,打造活力、共享、融合的人文空间。